清廉淥江

“天知、神知、你知、我知”,你知不知?

2023.02.02

如果有人跟你說了件事,希望你保守秘密,往往會神秘兮兮的加一句:“此事天知地知我知你知”。這句現在多用于遵守盟約時的誓言,原本其實是一句胸懷坦蕩的表白,而最早說這句話的,就是東漢時期的清廉名臣——楊震。

微信圖片_20230213120345

楊震早年非常好學,通曉經術,博覽群書,專心探究,被當時人們稱為“關西孔子”,直到50多歲了,實在推脫不了才走上了仕途之道。楊震做官十分的清廉,不收任何小利小義,也不給子女搞特殊化,親朋好友勸他利用職務之便給子孫們置辦點產業,他卻說,讓人們知道他們是清官的后代,這不就是最豐厚的遺產了嗎?

他曾經在赴任東萊太守途中路經昌邑,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任荊州刺史時提拔起來的。王密聽說楊震途徑本地,為報答知遇之恩,特備黃金10斤,乘夜深人靜送至楊震住處。楊震不但不受,反而嚴厲斥責了王密。

微信圖片_20230213120347

王密辯解道:“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,更不會影響到老師的人品?!睏钫鹫f: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你知,怎么能說無人知道呢?”王密聽后羞愧難當而走。因為“四知拒金”的故事,后人稱楊震為“楊四知”“四知太守”“四知先生”?!八闹芙稹钡募言捛Ч帕鱾?,光照日月。

微信圖片_20230213120349

楊震為官十幾年,即使后來官至太尉,依然秉承清廉作風。其身后四代人連續擔任“三公”職務,代代皆能守住“清白吏”之名聲。據《后漢書·楊震列傳》記載,“自震至彪,四世太尉,德業相繼”,代代“能守家風,為世所貴”。對于楊震來說,清廉不是擺給別人看的姿態,而是對自我的一種內在要求。

“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,也是最好的清醒劑”。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,飽含著豐富的清正廉潔文化因子。以古鑒今,要時刻記住“天知、神知、你知、我知”的道理,廉潔是一種覺悟,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,以黨性立德修身,以清廉養浩然之氣。

THE END
聯系我們

地址:醴陵市淥江產業發展中心A座

電話:0731-23453010

郵箱:lujiangjt@163.com

亚洲无码毛片视频